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,精神为青年成长锚定方向。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“匠心筑梦”志愿宣讲团以行动践行使命,将“两弹一星”精神融入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。
2025年6月,该宣讲团成功入选2025年全国大学生“两弹一星” 精神志愿宣讲团。此后,宣讲团足迹遍布幼儿园、中小学、社区、敬老院、儿童福利院及山东核电科技馆等多元阵地,累计开展校内外主题宣讲20余次,组织专项调研十余场,直接辐射受众超3000人。活动中,学子们既传播科学家以身许国的崇高精神,也讲述国家科技发展的辉煌历程,在融“小我”于“大我”的实践中,用青春奉献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,展现出高校学子服务社会、传承红色基因的昂扬风采。
一、幼中小课堂,“两弹一星”铸信仰
为深化全环境立德树人、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,“匠心筑梦”志愿宣讲团走进幼中小课堂。宣讲团成员张阳讲述两弹元勋郭永怀的感人事迹,退役军人党员代表郝晟文以《魅力核电美丽中国》溯源核电发展,张衍借《核能发展三步走战略》解读事业蓝图,孙心雨、杨冠军通过《铀的三生三世》趣味科普核材料,退役军人杨辰瑞《“核”是什么》、高梦颖《核安全与环保》、孙源隆《核技术在公共领域的应用》分别为中小学生、幼儿园小朋友揭开核科学面纱、阐释科技责任,生动讲解中传递“两弹一星”精神的爱国与担当。
互动环节亮点纷呈:VR体验带学生“亲历”“两弹一星”研发历程,3D立体拼图航天模型制作让学生们在动手间感悟航天成就,进一步激发科学探索热情。
二、社区暖阵地,“两弹一星”传薪火
在社区阵地,退役军人学生党员郝晟文以“魅力核电美丽中国”为题,结合史料从核电发展历程切入,阐述其对国家能源安全与绿色发展的意义,生动讲述大国重器背后的科技与奋斗故事,获社区党员及群众阵阵掌声。张阳同学讲述两弹元勋郭永怀事迹,用质朴语言还原其放弃国外优渥条件归国、投身核研,临终以身体保护重要数据的壮举,让在场党员深切感悟老一辈科学家的无私奉献精神。
岳鹏亮、董大伟还分别带来《核能发展三步走战略》《生活中的核辐射》分享。社区集市上,VR体验、原子弹爆炸拼图、乐高核电站搭建、协作飞行棋等活动寓教于乐,既激发科学探索热情,更厚植居民家国情怀。
三、敬老温情处,“两弹一星”润初心
宣讲团走进敬老院,不仅为老人们送上亲切问候,更开展“两弹一星”精神宣讲。志愿者用通俗语言讲述老一辈科学家的奋斗故事,将爱国主义精神融入家常般的交流中。
他们陪老人唠家常、话往昔,真挚陪伴与温暖话语间,让老人们重温时代记忆,感受精神力量。这场兼具温度与深度的活动,为老人们的晚年生活增添亮色,也让“两弹一星”精神在温情中浸润人心。
四、福利院同行,“两弹一星”励征程
宣讲团走进儿童福利院,为特殊孩子们送去精神养分。成员张阳用生动语言讲述两弹元勋郭永怀的奉献事迹,让“两弹一星”精神在孩子们心中种下力量的种子。
随后,志愿者带领孩子们动手制作航天飞机、火箭、天宫二号卫星3D立体拼图。指尖翻飞间,孩子们不仅直观感受中国航天的辉煌成就,更在实践中燃起对科学探索的热情,让精神力量照亮成长征程。
五、核电科技馆,“两弹一星”耀华章
宣讲团走进山东核电科技馆,先沉浸式参观核电发展历程,汲取科技奋进力量。随后成员化身专业“讲解员”,带领市民穿梭各展区,既生动讲述“两弹一星”英雄事迹,又展示核技术在多领域的应用成果。
鲜活的讲解让市民深刻感悟精神内涵,不仅激发浓厚爱国情怀,更唤起对科学家无私奉献精神的敬意与深切缅怀,让“两弹一星” 光芒在科技场馆中熠熠生辉。
青春熔铸信仰,实践传承薪火。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学子们用宣讲传递信仰、用行动践行担当,既为不同群体带去精神滋养,更以青春之力续写精神华章,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扎根实践、奉献祖国的昂扬风采,让红色火种在实践中代代相传。
(来源:机电工程系 撰稿:韩如坤、林嗣童 审核:张广华 )